首页 > 知识 > 经验 > 北京和上海哪个学区房好,学区房上海哪个好

北京和上海哪个学区房好,学区房上海哪个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01 13:19:50 编辑:学区房查询 手机版

1,学区房上海哪个好

如静安区的一师附小、徐汇区的向阳小学、建襄小学。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谢谢~
哈哈,如果是土豪不考虑价格的话,当然是徐汇、静安去附近的最好,毕竟学区房的目的就是为了好的学校,市中心的教育资源是比较优质的。比如静安区的一师附小、徐汇区的向阳小学、建襄小学附件的房子,关键是与之对应的附近的初中也都很好。其次是浦东的上海实验中学,上南中学附近的学区房也不错。就上面两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你,望采纳!

学区房上海哪个好

2,北京 和 上海 房价哪个高

均价北京比上海高,北京学区房30-40万都有,二者同时作为一线城市,房价要高出其他城市一大截的,一般人不得不望而却步。

北京 和 上海 房价哪个高

3,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更值得买房定居

热搜上有个很形象的说法:上海是商海、北京是背景、彩礼是财力、理想是离乡!在求职这条路上,很多人会面临同样的抉择:选择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还是回家发展?面临同等困惑的还有:留在省会城市打拼,还是听父母安排,回县城老家?不同的选择,走的路经历的风雨也各不相同。有人选择逃离北上广,回家就业;有人毕业决然选择北上或者南下,去做北漂、沪漂、深漂一族。正如钱钟书《围墙》所言,墙里面的人想出去,墙外面的人想进来。五年前去北京出差,偶然得知一位学妹独自闯荡北京,在这个被称为“帝都”的城市,一个柔弱的女生,摸爬滚打了两年多,而她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态,不抛弃,不放弃。我很惊讶她为什么选择来北京工作,而她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是想来了,想来看看帝都的风土人情。对她来说,北京,只是一个叫北京的城市。既来之,则奋斗之,即便以后不能定居北京,但也要在这里学有所成,有所建树。其实,想去一线城市求职的人,很多人都是容易迷茫的,努力着努力着就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了。拿学妹来说,刚到北京,因为没有经验以及作品不佳,只得到一个实习岗位,月薪2千+绩效,这个薪资待遇,很多人是不愿意去做的,但是她觉得挺好了,来北京就是闯荡受苦的。她找了一个离公司很远的地方租房,一丢丢小的房间,与不交房租的小强同住,挤公交挤不过别人,幸运的时候能被别人挤上去,挤地铁挤不上去,默默地等着下一辆,上下班基本都是一个小时以上,晚上堵车两个小时到家也是家常便饭,但是因为有梦想,一切也就尤为显得自然。再说了,没有睡大街,没有捡破烂,没有吃烂菜叶,生活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因为,这是在北京。学妹的心态非常好,在毕业逃离北上广的潮流下,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北京。趁着年轻,在北京打拼几年,经历一段痛苦与收获的非凡旅程,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她最终不会留在北京,还是会选择另一个城市继续新的职场生涯,至于哪个城市,用她的话说就是随遇而安。《2021中国职场女性洞察报告》显示,上半年女性求职投递热门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仍是女性求职的首选。之所以选择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是因为这里工作机遇和资源多,大企业多,能够接触更多国内顶尖技术和人才,学到更为前端的知识,充实自己。不可否认,在大城市工作,也会面临高房租、高房价、快生活节奏和高生活成本等众多困难。所谓逃离北上广,是出于对理想和现实的无奈与悲楚。无论是在哪个城市工作,选择大城市,还是回家?需要具体看你的职业规划:想得到哪方面的需求,所追求的生活形态是什么?如果说,你的职场所求就是去大城市经历风雨、学习技能,为自己的晋升之路做背书,那么,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就业,确实是不错的途径。近几年,有一个现象很独特,那就是工作在一线城市,买房在三四线城市,而且这种现象逐渐增加,成为诸多北上广族的首选。如此,为的就是规避大城市高房价或者难获取购房资格的风险。这条路也给职场人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就业规划,不少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到了一定年纪都会选择退回三四线城市。他们回到家乡发展,凭借着在大企业的优势,更能胜任新公司的岗位,也能带来一些新鲜经验。此外,三四线城市也在推出各类政策,吸引大城市的职场人回归。随着三四线城市,或部分县城的经济发展,区域利好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工作机会增加,工作环境改善,薪资待遇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如果说,单纯想找一份简单的工作,不想承受过高的压力,回家找一份工作更适合。中小城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更能减轻职场人的压力,和大城市比,压力小太多了。但你也要看一下你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如何,倘若没什么潜质,生活就没什么挑战了,工作也不会有太大的上升空间。当然,如果是图个安然和稳定,倒也是一条选择。留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老家工作?不管是怎么选择,只要是为了梦想和机会,都会有精彩的人生。只要是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诉求,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获取认可。

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更值得买房定居

4,在上海买学区房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吗

要知道学区房是体制内产物,而体制内绕不开高考,因此采取从“高中-初中-小学”倒推逻辑来聊学区房似乎也没毛病,即普遍观念会认为好的高中会影响初中,好的初中会影响小学。至于“为什么学历不一定值钱,但学区房却非常值钱”这种世纪难题不在本文讨论范畴,知乎上就有这个问题,有兴趣的盆友可以查查。高中。以下根据2016年清华、北大、复旦、上交的录取人数罗列的上海高中名单。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四大名校和八大金刚。上海中学,一本率接近100%,16年清北录取了55人,要知道清北在上海每年共录取200出头,一个学校占比达1/4,另外复旦和上交101人。前段时间特别火的《中国诗词大会》有位非常优秀的选手姜闻页同学就是上中的学生。当然还有一位更火的选手武亦姝,也是来自四大名校之一的复旦附中。紧随上中其后的是华二,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本率97%,非常厉害,并且华二13年在闵行建立了一所分校,分校的师资是从本部调过来的,质量也很不错,一本率88%。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的复旦、上交录取人数也很可观,占尽了先天优势,一本率在95%左右,交大附中最近有微跌。另外,必须要提一下闵行的七宝中学,近年来势头非常猛,单纯从清北复交的录取人数来看已冲击到四大,甩其他八大几条街,也有不少人断言七宝必将改变四大的格局。这里有两所不同体制的牛校。一所是浦东的上海实验学校,另一所是虹口的上外附中。我们常说四大名校、八大金刚,还有一个我们叫他“神仙学校”,就是上外附中。虽然他的清北复交录取人数比不上四大,但我们看看他的毕业生去向就知道他的神之处。有部分毕业生被耶鲁、哥伦比亚这样的常春藤录取,还有被斯坦福、牛津、早稻田、港大这样的世界名校录取,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会参加国内高考或保送,成绩也很突出。这就是“神仙学校”,如果家长想走出国这条路的话,上外附中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所不同体制的学校是上海实验学校,采取的是独一无二的十年制,小学4年,初中3年,高中3年,比同年级少2年,学生压力和教学能力可想而知。虽然是公办,但上实小学部是面向全市招生,录取比例极低。以上为上海顶尖高中的大体情况,关于数据较靠后的同等学校,列表中存在少许遗漏。那么这些牛校的生源是从哪里来的呢?来看看上海的初中。通过刚刚说到的四大八大对初中的预录人数为参考,罗列出了各区优质的初中。上海初中有一个特点,民办初中整体比公办要强。四大八大总预录人数的前10名里公办初中就只有静安的市北,总预录人数101人,这些数据几乎都是市北的理科班贡献的。另一所不得不提的公办牛初中就是上外附中的初中部,之前有提过他的高中——神仙学校,初中同样备受关注,俗称上外120。虽然是公办,但没有对口的小学,全市招生,录取前120名,因此得名上外120。120-360名的学生可以去上外附的一所民办初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一实验学校,俗称克勒班,能力也不俗。另外上外120前50%的学生有机会考到上外附中高中部。我们再来看看民办初中,徐汇的华育,浦东的张江,闵行的上宝,从预录数据来看都在顶尖行列,而且这三所初中都是由四大名校之首的上海中学承办的,所谓的亲父子关系。显然在高中预录时占了不少优势,这个优势体现在上中预录约240人,华育占了107,张江22,上宝43,三校共占上中预录的70%。前面说到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海中学的姜闻页同学就是华育初中毕业的。这种如同亲父子般的派系校还有复旦系,杨浦的复旦兰生和复旦二附也是鼎鼎有名的初中,兰生有60+毕业生被复旦附中预录,前面说到的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就是复旦兰生毕业的,复旦二附有20+预录到复旦附中。还有华二派系,家族比较庞大,包括闵行的华二紫竹,嘉定的民办华二,虹口的新华初中,普陀的进华中学。交附派系,榜上有名的有浦东的民办交中。虽说上海滩民办初中整体要强于公办,但单从区内来讲,静安区和长宁区的公办还是要强于民办的。静安有撑起公办半边天的市北初,还有静教院和市西,静教院是九年一贯的学校,其小学部在静安区也是一梯队。长宁区的延安初和市三女中在区内也很突出,但市三女中只招收女生,所以有人说长宁的男孩儿压力大。以上为上海顶尖初中和高中派系的大体情况,同样关于数据较靠后的同等学校,列表中存在少许遗漏。接下来看看小学。这里仅呈现了各区顶尖的小学,更多优质校详见后文附表。讨论小学没有初中高中那样清晰的数据,小学的升学数据是不公开的,全市也没有统考,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这份表单主要是通过家长的关注度,搜索热度,学校本身的实力来评判。可能有人会说上海的四大杯赛可以作为评判标准。确实,四大杯赛算是统考,我也参考了部分数据,但不得不说的有两点。1、杯赛更多的是依靠校外行为,即报培训班鸡血,校内影响因素较小,因此不能完全看杯赛成绩来排名先后。2、关于杯赛的命运,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看到四大杯赛中的小机灵杯取消了,亚太杯组织方也发表声明,表示把进行中的17届比赛更名为“52数学能力测评”,中环杯也表示不再举办此赛事,将更名为“思维100评测”。教委逐渐打压竞赛对于升学的影响,这是大趋势。我们来看小学。民办公办都有一些顶尖的学校。民办以徐汇的四大民办最引人注目,徐汇只有4所民办小学,个个都大有名气。· 世界外国语小学声名在外,其优势在于外语,录取率低至3%,另外世外小学大比例直升世外初中,也是很多家长看中的,毕竟减轻了不少小升初的负担。· 逸夫小学以数学特长闻名,四大杯赛榜首常客,录取率7%左右,不少优秀毕业生会进入华育、上外等顶尖初中。· 盛大花园,面向全市招生,录取率低于5%,去华育30+,据说很鸡血。这样全市招生的民办校不多,我们收录的还有静安的上外静小,虹口的上外附小、民办丽英。上外附小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上外派系中的成员,也是非常难进的一所顶尖名校。· 另外,爱菊小学虽然稍逊色于前三校,但艺术特色是其最大优势,吸引着众多有艺术细胞的孩子,校址在法租界安福路,环境优雅。当然其录取率也不高8%左右,毕业生少数能进华育/上外,大多数能进西南模范和西南位育,不过相较公办而言仍然是很突出的。徐汇除了四大民办,还有四大公办也值得关注。汇师小学,紧邻徐家汇,以前是民办,07年转成公办,学校质量有下滑,但其能力也足够让很多家长心向往之。高安一小,姚明的母校,在徐家汇公园旁边,和向阳、建襄都属于法租界,学校质量没得说,房价也相当高。这四所公办小学在其总校附近都有分校,注意!分校有两种情况,1、高低年级分校,譬如高安路一小1-3年级在宛平校区,4-5年级在康平校区,两校间距离不远,且两校区的学区划片范围是一致的。第2种分校情况是独立的,譬如浦东的明珠A、B、C三所分校都有1-5年级,且学区划片范围也都是单独的。地理位置上明珠A、B在潍坊板块,C在三林。说到明珠,我们来聊聊这所号称上海滩公办第一的小学。首先有个特例,作为公办,明珠可以超纲,这可能是倪校长独特的能力。另外,明珠非常非常鸡血,也拿到了非常漂亮的成绩,每年升入华育大概50人左右,占华育外区招生人数的1/4,升入上外120近20人,另外也有不少人升入了复旦兰生、市北理、张江、上实这些前面提到过的牛初中。另一点也可以简单说一下明珠的四大杯赛近两年的成绩,明珠A、C都在前10,明珠B前15,鸡血程度不言而喻。作为公办,明珠的牛可比肩徐汇的世外、逸夫、盛大和上外附小这些民办校,同时还可享有公办义务教育的福利,免学费。明珠受到如此追捧,可想而知。另外,浦东的福山外国语小学名声也是响当当的。福外的优势在于外语,也有多个分校,福山/瑞华校区是高低年级,花园校区是独立校区,都在源深板块,而另一个独立的证大校区在金桥板块。还有一所福外正达是福外的民办校,其实力也不可小觑。杨浦的民办比公办强,但注意这三所公办的入学门槛很高,要求全家同户,且落户满二年及以上。每所公办小学都有一些入学要求,我们在后面的入学政策环节会详细说到。静安的公办比民办强,其中静教院我们之前聊初中的时候说到他是九年一贯制的,小学直升初中,近几年也是非常火。15年底静安闸北合并之后,可选的优质资源丰富了,同时竞争也增大了,老静安是提倡快乐教育,老闸北是鸡血出了名的,闸北实验的奥赛成绩非常突出就是鸡血的效果。闵行的七宝外国语,也是全市有名,尤其是奥赛和英语,七外16年四大杯赛排名全市第2,另外毕业生去向也很可观,华育20+,上宝60,世外30+。不过去年下半年,七外吴校长退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可见一个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上外附小,全市招生,神仙校的开始,不过上外附小也有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去华育、兰生、张江这样的牛初中。长宁的江苏路五小,建立了三个独立的分校,欲打造名校集团,撑起长宁公办小学一片天,是前面说到的武亦姝小学母校。像这样的小学都是区内的佼佼者,就不一一展开,更多公办优质小学详见后文附表。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以上谈到的高中、初中、小学比较清晰的升学规划路线。· 初中华育、张江、上宝和上海中学是同一派系,三校共占上中预录的70%。· 华二派系的初中有嘉定的民办华二、闵行的华二紫竹、虹口的新华初和普陀的进华中学。· 复旦派系有一个特点,准入门槛是复旦教职工子女,仅有少量对外招生名额,这条升学路线也是大部分人公认的“复旦直通车”。· 交大派系虽也有交大强大的基因,但整条升学路线并没有那么突出,除了交大附中保持中流砥柱外,交大附小和民办交中目前很难进入顶尖行列。· 上外派系,从上外附小到上外120,再到上外附中,这条神仙之路显得格外耀眼。这里只是罗列了上海知名的升学规划路线,当然所有的路线都是基于你具备足够能力的前提下,并不是说你进入某条路线,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回到当下,小学阶段,我们如何才能进入优质的小学呢?民办,靠面谈。公办,靠学区房和准入门槛。本文以学区房为主,面谈这块知之甚少,有专门的机构培训班。针对孩子的面谈一般考核表达能力、常识逻辑、模仿学习、阅读、外语,还有礼仪。譬如:看图说话,模仿屏幕中的动作,模仿多国语言及方言(英语、日语、西班牙语、上海话、粤语等)。另外,有些学校会针对家长面谈,考察家长的背景、教育理念和家庭环境。关于选民办还是公办?大多数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就是,尝试冲民办,然后买一个学区房保底。(上海目前小学录取顺序是先民后公)那我接下来就详细讲讲学区房。#什么是学区房#“学区房”是一个民间概念,而非官方。从九年义务教育的角度讲,每所房子都是学区房,显然,我们关注的学区房并不是这个层面的,我们谈到的学区房都是对口公办、热门、小学的房子。这里有三个关键词。第一:公办,为什么是公办呢?只有公办小学才跟房子有对应关系,民办跟房子没关。我们常谈到的学区房都是指的公办学校。第二个关键词,热门,为什么只关注热门?顾名思义,那些鲜有人问津的,甚至是菜小的学校,大家不会为了他而过多关注他所对口的房子,因此我们聊到的学区房都是对口还不错的学校。但存在一些学校并不是一开始就备受瞩目,而是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慢慢进入大家的视野,像老静安的静教院附小,10多年前接近菜小,换了校长之后,才逐渐成为静安区一梯队的小学。另外有些原本不错的名校,近些年也有没落的迹象,不过这种由于学校本身的质量导致的变动比例不大,而且周期不会短。第三个关键词,小学,为什么是小学?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初中不是也有对口地段一说吗?确实,小学升初中也有地段生,但是,小升初是有筛选的,主要还是看小孩的能力,不局限于房子。能力强的小学生可以去考民办初中,或公办初中的特色班(重点班),若小孩能力较弱,即使有对口初中的房产,也只能进入公办初中的平行班(普通班),重点班和普通班可谓天壤之别。因此,初中学区房的性价比较低,本文不做重点讨论。目前,大部分家长关注的学区房主要还是小学阶段。总结一下,我们所讲到的学区房就是,对口公办的,热门的,小学的房子。
文章TAG:北京和上上海哪个北京和上海哪个学区房好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