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间是指学校面积稀缺的楼盘,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教育资源的垄断导致阶层固化,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障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上个世纪各国制定的教科书的学科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学区 room的出现反映了教育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造成了一些所谓“好”的优质中小学,这也反映了教育的不公平。
投资优势理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个父母移居孟母后的愿望。学校周边文化氛围比较浓厚,人文环境比较好。父母希望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价值走势: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楼市调控政策,学区房子抗跌性最强,价值高。与其他房地产板块不同的是,学区房子购买的基本都是希望孩子获得优质学校学位的家长。同时受制于2 套房。
6、怎么辨别 学区房?学区房间一般在物业交接后确定。不过也有明确的,比如物业在学校边上,或者开发商引进了学校。学区房间正常无法定义,只有去教委查或者去上学或者问这个小区别人家孩子在哪上学,而且要在居住地居住三年以上。这个前提应该考虑进去。每年8月教委都要重新分学区室,所以一直没有百分百确定学区。情况就是这样。每年5月或6月,学校会在校门口或官网发布该校的“招生简章”,范围会有学区。
先了解当地的录取政策,再展开信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应有限,楼盘在宣传上做足了名校文章,抓住了家长的成功欲望。长沙各区小学招生虽实行属地管理和“就近入学”原则,但各区招生政策不同。“就近入学”的实施还有很多细节。对于购买“学区间”的家长,在买房前应向区教育局查询招生政策,关注近几年的名校招生范围,尽量选择一些常年属于名校且离学校较近的楼盘。
7、怎么区分 学区房?首先,我们从法律层面和城市建设层面梳理一下住房和学校的对应关系。按照现行的《居住区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一个居住区(3.5万人)每1000人需要配建600.12万平方米的教育建筑。也就是说,一个5万人的居住区需要配备3.6万平方米的教育建筑(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居民区300米内需要设置幼儿园、托儿所,500米内需要设置小学,1000米内需要设置中学。
然而,城市建设的进度并不同步。由于建设主体不一致,有时政府建好学校后,住宅入住没有跟上,造成学校建设的浪费,有时候会出现住房建设先行,学校建设跟不上的现象。这个原因是产权归属和出资人不一致造成的,因为区域建设和人口是动态的,学校和房屋的对位关系不是恒定的,城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可能根据新的人口密度和学校分配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