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间一般在物业交接后确定。想确认一下房产是否属于这所名校学区。有两种情况:一是学校已经建好,查看学校官网或者校门口的招生公告,查看学区的范围是否包含物业;二是学校尚未建成,要求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的招生协议,将孩子买房后可以上这所名校作为购房合同的条款。学区房间是一个特殊的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区间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特有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不惜花大价钱买下所有教育质量好的小学。
5、怎么看房子是不是 学区房法律主体性:1。学位房:1。所购房产已被引进名校、百年大学。只要购房者买了该房产的房子,就可以享受一个公办学位。有学位房的,大多只能通过介绍学校的房产来保证。2.一般学位房都是和指定学校有共建关系或者合作关系,然后用上学指标买下这套房子,也就是说业主在购房后或者通过一定条件可以获得相关学校的学位。学位房基本不具备入学考试、微机投送等条件。
2.学区 room是指根据政策,如果业主户籍已迁入某楼盘,其子女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分配到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读。一般来说,学区室是受入学考试、微机投送等条件限制的。法律客观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免除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考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其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6、 学区房划分的原则 学区房怎么划分1。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分区域的。只要相关户口在这个区域内,符合物业的相关规定,孩子就可以考上这个学校。2.还有一个区域划分为多个学校。如果户口属于本区,且符合物业要求,入学时可以有多所学校进入。
7、怎么区分 学区房?首先,我们从法律层面和城市建设层面梳理一下住房和学校的对应关系。按照现行的《居住区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一个居住区(3.5万人)每1000人需要配建600.12万平方米的教育建筑。也就是说,一个5万人的居住区需要配备3.6万平方米的教育建筑(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居民区300米内需要设置幼儿园、托儿所,500米内需要设置小学,1000米内需要设置中学。
然而,城市建设的进度并不同步。由于建设主体不一致,有时政府建好学校后,住宅入住没有跟上,造成学校建设的浪费,有时候会出现住房建设先行,学校建设跟不上的现象。这个原因是产权归属和出资人不一致造成的,因为区域建设和人口是动态的,学校和房屋的对位关系不是恒定的,城市教育主管部门有可能根据新的人口密度和学校分配进行调整。